东方体育中心车展

新闻动态
放弃中国选西班牙,如今高铁无法交付,这个欧洲小国后悔莫及!_保加利亚_Talgo_项目
发布日期:2025-07-25 10:06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
想依靠一条新高铁带动经济发展,原本是任何国家都会认为是利好的事情。但谁能想到,保加利亚这个雄心勃勃的高铁项目,竟因为一个“报价过低”的理由,导致一个总价值超过6亿欧元的国家级重大工程彻底搁浅?

2024年,保加利亚政府启动了高铁列车采购计划,计划购买20列电动列车,并提供15年的维护与员工培训服务。这一计划被寄予厚望,希望能借此带动经济复苏,成为国家发展的“火车头”。

然而,竞标者之间的差距悬殊:一方是全球轨道交通领域的巨头——中国中车旗下的青岛四方,另一方则是技术过硬但产能相对较弱的西班牙Talgo公司。按理说,这本该是保加利亚发展的良机,但事情却迅速发生了转折。

展开剩余85%

本来是一场普通的商业竞标,为什么会演变成一场引发巨大争议的政治风波?这场风波最终让项目夭折,也让保加利亚的“高铁梦”遭遇了致命打击。

首先,保加利亚做出这一决策,欧盟在背后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。去年,欧盟推出了反补贴法案,目的在于“促进公平竞争”,但实际上,这一法案更多的是针对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,进行了一系列反补贴调查。根据2023年7月生效的欧盟《外国补贴条例》,如果企业获得非欧盟政府超过400万欧元的补贴,并参与超过2.5亿欧元的招标,就会接受欧盟的审查,而中车正好撞上了这一规定。

欧委会坚称,中国政府提供了17.5亿欧元的支持,让中车能够低价竞标,认为这构成了“补贴倾销”,并且“扭曲了市场”。这显然存在双重标准:美国企业低价竞争被视为市场自由,而中国企业如果报价较低,就被视为不正当竞争。

更有意思的是,西班牙的Talgo公司,长期以来依赖西班牙政府的补贴生存,在欧洲市场也并非毫无争议。然而,欧盟委员会对Talgo的补贴却视而不见,却一再指责中车的低价报价。欧盟的这一做法,令中国企业的处境十分尴尬。最终,三月时,中车青岛四方宣布退出竞标,而项目也顺理成章地落入了西班牙Talgo公司的口袋。

大家心知肚明,这一切不过是借口踢出中车,背后隐藏着欧盟对于中国技术的抵触。保加利亚本应选择技术性价比最优的中车,但由于欧盟的地缘政治考量,项目最终被迫“遗弃”。在这个过程中,保加利亚错失了与中国技术合作的最佳机会,选择了一个纯粹由政治因素驱动的决定。

接下来,保加利亚政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Talgo公司,然而,这一选择并非基于技术或者性价比,而完全是出于政治原因。毕竟,保加利亚的大部分预算来自欧盟基金,作为接受资助的一方,他们必须遵循欧盟的指示。

然而,Talgo公司并没有满足保加利亚的期望。根据招标要求,保加利亚希望在33个月内交付20列电动列车,数量并不算多。但Talgo明确表示,由于产能不足,并且还需要处理其他国家的订单,他们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交付。即便优先处理,也最早要等到2027年以后。保加利亚迫切需要配套新线路的列车,结果项目因为这一延迟而陷入停滞。

到2024年4月,保加利亚政府不得不宣布取消高铁项目。原本寄托了国家经济复兴希望的这一国家级工程,最终因为政治因素和产能限制彻底黄了。

项目的失败,让所有参与方都陷入了尴尬局面。欧盟方面没有再追究中车的低价报价,反倒是“静悄悄”地放弃了之前针对中国企业的调查。Talgo公司则毫发无伤,未交付列车也没有任何损失。唯有保加利亚,最为倒霉。原本期待通过高铁拉动经济的梦想,经过一番折腾后,最终什么都没得到,所有的规划和政策都成为了泡影。

保加利亚本打算通过高铁项目促进经济增长,串联南北,建设欧洲运输走廊。然而,项目的搁浅让这一切成为了空谈。再次进行招标时,不仅周期将延长两年,且物价的上涨也让项目成本大幅增加,可能会超出预算,进一步影响到国家的信用。

此时,其他国家和企业对参与项目的热情大打折扣,保加利亚未来发展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。这一事件的连锁反应,不仅影响了保加利亚的高铁计划,也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力。

保加利亚的决策显然是一个错误。Talgo和中车在产能方面无法相比,Talgo公司每年最多能交付20列火车,然而保加利亚需要在33个月内交付20列车,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而中国中车则是全球唯一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公司,年产动车超过800列,且已向全球110个国家提供过产品。

欧盟本意是通过“市场规则”来保护本土企业,然而他们的做法却给保加利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。高铁项目本有可能为保加利亚带来经济振兴,但如今却成了一场空,欧盟表面上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,实际上却错失了与全球顶尖企业合作的机会。

与此同时,中车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,仍在继续承建世界各地的高铁项目,尤其在拉美、东南亚和中东地区,项目接连落地。相反,保加利亚却白白放跑了一个发展良机,错失了通过中车的成熟技术和强大产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机会。现在,他们只能面对这个巨大的失误,拾起一地碎片。

不仅如此,前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变得毫无意义,保加利亚原本能在黄金发展期内完成这一重要项目,如今却因为政治干预错失了这一难得的机会。未来,想要重新启动高铁计划,可能需要付出成倍的代价。

发布于:天津市